STEPN 能治抑郁症?

激励终归有限,“去中心化社会”则是一个超越的解法。

如果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而非最初赤裸的修罗场,我们会需要真正的友情、闲暇和无所事事。我们可以慢下来,松弛下来,看到更大的人生面貌。

一个不但能够治疗抑郁症,更能接纳抑郁症的社会。

Twitter:@zzao3333

STEPN首席营收官Mable Jiang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条用户私信

底下获得了满屏冷嘲热讽,老韭菜表示见怪不怪。官方讲煽情故事更像是图穷匕见的前奏,毕竟旁氏模型,情绪总显油腻。

就事论事,STEPN能治抑郁症,技术上是成立的。从这里说开去~

激励养成好习惯

简单介绍STEPN,这算是第一款出圈的加密应用,被称为Web3 版的Keep。区别是,你的运动“积分”本身就是币,直接在二级市场流通。同时,StepN还有游戏属性:你可以买卖不同等级的鞋,还可以用“积分”来开宝箱、升级来提高打金效率,装备也都是可交易的。

上手快,回本快,可玩性高,STEPN团队天才般结合了打金、游戏、锻炼,附加中产阶级社交属性,把Web3都市传说“X-to-Earn”做成了肉眼可见的“Move-to-Earn”。

在web3领域,earn暂取字面意思,挣钱。

金钱激励近乎生物反射,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挣钱的预期已经让我们支棱起来了。

——有相当多的STEPN用户称,每日打金任务让他们久违地开始早起外出,肚子小了,精神和人际都有显著提升,不仅能在去餐馆的路上把饭钱挣回来,还体验了一把枯木逢春。

而跑步确实能治抑郁症。

我最早知道这点是十多年前,通过一个漂亮的台湾女生欧阳靖(封面图),是演员和模特儿,16岁患重度抑郁和饮食障碍,22岁那年同病相怜的好友死于自杀,她得到警示开始通过跑步自救。从最初走路都会昏倒,到后来跑全长马拉松,她也成为意见领袖,让越来越多的女生跑了起来。

“快动起来,连我都能跑了,你一定也可以!”

暂不说跑出禅意、跑出生命真相,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激素会直接深刻地改变大脑;每次“啊!我做到了!”的小想法也在扭转自己一无是处的认知。现代人缺乏的身心连接,或是“具身习惯”,都可以在这项简单的运动中获得。

抑郁症患者缺乏获得感。除了不能感到快乐,社会功能的退化让他们愈加不能与环境有效互动,只能不断消耗,消耗自己,也消耗身边的人。不能工作,不能挣钱,会让人自然产生“我是废物”的想法,这是消极人设中最顽固的毒。所以对某些常年不能自立的人来说,能挣钱已经带来了莫大的价值感。

跑步=挣钱的简单反馈回路,降低了养成新习惯的意志力成本。除了挣钱之外,用户能真实受益,改善物理和心理状态,进一步良性循环,堪称认知行为疗法

所以STEPN的这个故事完全成立,聪明的良心。

然而激励必有其阴暗面——上瘾。

上瘾和赌徒

在STEPN之前的Game-Fi 1.0时代,在旅游业因疫情遭受重创的东南亚,人们开始将Play-To-Earn当作主要的谋生手段。这种几乎算不上游戏的纯打金项目甚至有了人道主义光环——帮助发展中国家改良就业。我在上海喝个咖啡都能听去邻桌三个东南亚项目,自称Human。

东南亚确实需要Web3来跳过无能的政府和疲软的经济,实现小康。然而,勘测海外项目的朋友汇报说,越南的Crypto相当繁荣,只是越南人专注于打金,于是不怎么关心创意也不了解web3进程,咱们可以互相帮助(捞一大笔)。

很明显这又成了奴役。

哪里有激励,哪里就有奴役。

这不只是资本的毒,这是人生的基本困境。

激励是一种幸福的允诺,我们对幸福的期望上瘾,一直悬在饥渴中,不断切换游戏,等待一个简洁的X-To-Earn共识。在过去,我们称之为人生的意义,在现在的web3理想叙事中,它更具人文和英雄主义色彩:将以前无法量化的各种行为(比如人际关怀、创意、善意…)给纳入激励系统,让美德得到合理回报。

这里隐含一个危险的假设:这样我们就会幸福了。

我们不会因此幸福的。

如果我们执着于相信这就是幸福的途径,只会引发更多的不幸。

单一的激励造就赌徒。

币圈把偏好高风险骚操作的“赌徒”戏称为Degen(degenerate缩写,堕落者,退行者),除了倒腾曲线没别的好干,多用于自嘲。这次熊市重创的不止Degen,整个生态都在坍缩,怎么操作都没意义,X-To-Earn的叙事也不再站得住脚,挣来的代币不值钱。All in web3变得有一些好笑。

相比Degen,Buidler建设者们的心态没有受到同等冲击。除了不会穷死,还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把收入当作最重要的激励,在DAO里工作可太有意思了,都是人才,吹水斗图做大梦,不给钱都干。不是靠爱发电多高尚,而是激励来源多,心态就更灵活和安全,不怕个别宕机。

就像经济上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在个人价值系统上,我们也要多元分配期望。这就不是一两个激励系统能解决的了。

去中心化社会的天然需要

广泛地说,Earn本不只是挣钱,而是一种获得感。

“务虚”所得也是Earn,它包括知识、名誉、社会关系和创造本身的快乐等等。

大多数人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各种获得上,据此得出人生的各种结论,由此决定我是否有用、有意义。除了维持生计,激励也承担了自我价值的隐喻。

最初的比特币只是个记账本,现在的SBTs(灵魂绑定代币)则是身份价值组合。激励从记录“成就”变为记录行为,加密履历不再是赛场比分,而是绵密的个人故事。

SBT灵魂绑定代币是由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提出的一种不可转让的社会关系凭证,你在web3的各种活动会以某种方式记录在你的加密地址上,如果记录的维度足够丰富,它们就能构成有效的“个人身份”,刺激创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应用的寒武纪爆发,它们所促成的更丰富的多元生态系统就叫「去中心化社会」(DeSoc)。

按照格式塔理论,人类的认知是1+1>2,我们的生活体验不是简单的经历叠加,而是最后的meta-experience。就像穷病不能靠挣钱治好,人生的根本问题是没法直接解决的,只能靠超越。激励终归只是激励,“去中心化社会”就是一个超越的解法,迷雾中的庞然大物。

所以,对单个X-To-Earn设计的期待不必太高,每个游戏/社区/活动都只是其中一环罢了。聪明的项目方应该尤其注意“让”,而不是闷头钻研“有效”的激励机制,侵略性和竞争性像血腥味儿一样好辨认,人们不会支持潜在的殖民项目。退一万步,常青的关键是共同繁荣,不然大家一起死亡螺旋。

当然不是说一个“完美”的去中心化社会就能治愈人类,只是采取整体的、进行时的看法,总比死磕一两个优秀答案要实际一些。如果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而非最初赤裸的修罗场,我们会需要真正的友情、闲暇和无所事事。我们可以慢下来,松弛下来,看到更大的人生面貌。

一个不但能够治疗抑郁症,更能接纳抑郁症的社会。

激励无法绑定的灵魂

我在创作者领域工作,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一直有种隐忧,web3鼓吹的创作者经济对于现阶段的加密艺术反而会有一定损害(虽然这俩本来也不是一回事)。

应该更准确地使用词语,企业家的语言是触及不到艺术家的;有些激励属于弱智激励,骗来的都是草包。

就像STEPN这个略干瘪的故事无法尽述web3激励的广阔前景,艺术叙事更畏惧扁平:

X-To-Earn的直线逻辑以及它背后金碧辉煌的隐喻有些羞辱人。

”共创、社群、人人都是创作者“属实傻白甜。

——非常表面地看,很多艺术家并不渴求”治好自己的抑郁症“,也不乐意作品被”社群“插手,不喜合作,更不想被与没有品尝过痛苦之甘甜的人相提并论。

虽然这些人并不一定是天才艺术家,但他们可是这个聊天室里最好玩的人了,web3的故事要靠他们来讲,才不会是黑话横飞的财报。

在这个领域,X-To-Earn的魅力可要打个折扣,喜气洋洋也得收敛一点儿。我曾经形容一个人为aggressively kind,但愿web3建设者不要做这样的乐观分子。我们要提供给创作者的不是玲琅满目的赏金,而是深刻的安全感。

对于人生的复杂、孤独与残酷,我们能否不被个人野心蒙蔽,深深注视每一个人?

在有限的激励,有限的理想中,我们能否尊重无限的灵魂?

不要侵犯任何人的深渊,也保有彼此的地狱。允许一无所获,允许失败,不期待从中吸取任何教训,只是像时间一样守株待兔。

如果去中心化的社会都不能尊重个人这点崩坏的天性,那也没什么自由可期待。

我们的确需要激励来开启新世界,也需要回报来维持生计与价值感,但不要滋养新的暴政。

就好像是说,现在有灵魂绑定代币这个东西啦,但是不想绑定,或者没有灵魂,都可以。

祝你一直跑下去。
Subscribe to ZZAO灶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